安全信息

了解我们如何保护您的数据和隐私,我们采用的安全措施和合规认证。

最后更新时间:2024年9月7日

核心安全特性

我们采用多重安全措施,确保您的数据和隐私得到全方位保护

端到端加密

所有敏感数据采用 AES-256 加密标准

  • 传输过程使用 TLS 1.3 加密
  • 数据库存储采用字段级加密
  • 用户密码使用 bcrypt 哈希算法
  • API 通信全程 HTTPS 保护

身份验证

多重身份验证机制确保账户安全

  • 支持双因素认证 (2FA)
  • JWT 令牌安全管理
  • 设备指纹识别
  • 异常登录检测和通知

权限管理

细粒度的权限控制和角色管理

  •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(RBAC)
  • 最小权限原则
  • 操作日志完整记录
  • 权限变更实时通知

基础设施

企业级云基础设施和安全防护

  • 多区域容灾备份
  • DDoS 攻击防护
  • 入侵检测系统 (IDS)
  • 24/7 安全监控

安全概述

安全理念

全媒运营官将安全视为产品的核心要素。我们采用"安全即服务"的理念,将安全措施融入到产品设计、开发、部署和运营的每一个环节。我们相信,只有确保用户数据和隐私的安全,才能赢得用户的信任。

安全框架

我们建立了完整的安全管理框架:技术安全措施确保系统和数据安全;管理制度规范员工行为和操作流程;合规要求遵循相关法律法规;持续改进基于威胁情报和安全事件不断优化。

安全投入

我们持续投资于安全技术和团队建设:专业的安全团队负责日常安全工作;定期的安全审计和渗透测试;先进的安全设备和监控系统;员工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。

数据加密

传输加密

所有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都使用 TLS 1.3 加密协议。这确保了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会被窃取或篡改。我们禁用了所有不安全的加密算法,仅使用行业认可的强加密标准。

存储加密

用户数据在存储时采用多层加密保护:数据库层面使用 AES-256 加密;敏感字段采用应用层加密;加密密钥分离存储和管理;定期轮换加密密钥。

密钥管理

我们使用专业的密钥管理系统:硬件安全模块 (HSM) 保护主密钥;密钥访问需要多重授权;完整的密钥生命周期管理;密钥使用情况审计和监控。

访问控制

身份认证

我们提供多种安全的身份认证方式:用户名密码 + 双因素认证;第三方安全登录(微信、QQ等);API 密钥和令牌认证;生物识别技术(移动端)。

权限控制

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必要的资源:细粒度的权限设置;动态权限分配;权限继承和委派;定期权限审查和清理。

会话管理

安全的会话管理机制:会话令牌定期刷新;闲置超时自动登出;并发会话数量限制;异常会话检测和终止。

基础设施安全

云安全

我们选择符合国际安全标准的云服务提供商:数据中心具备物理安全保护;网络层面的入侵检测和防护;自动化的安全补丁管理;实时的安全监控和告警。

网络安全

多层次的网络安全防护:Web 应用防火墙 (WAF);分布式拒绝服务 (DDoS) 防护;网络分段和访问控制;流量分析和异常检测。

应用安全

从开发到部署的全生命周期安全:安全编码规范和代码审查;自动化安全测试;容器安全扫描;运行时应用保护。

隐私保护

数据最小化

我们严格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:只收集必要的用户信息;定期清理过期数据;匿名化处理分析数据;用户可控制个人信息使用。

隐私设计

隐私保护融入产品设计:默认隐私保护设置;透明的数据处理说明;用户友好的隐私控制;隐私影响评估。

跨境数据

严格管控跨境数据传输: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要求;数据本地化存储;跨境传输安全评估;与境外合作方签署数据保护协议。

事件响应

响应团队

我们建立了专业的安全事件响应团队:7×24 小时监控和响应;经验丰富的安全专家;完善的响应流程和预案;与外部安全机构的合作关系。

响应流程

标准化的安全事件响应流程:事件发现和报告;初步评估和分类;应急处置和控制;深入调查和分析;恢复和总结改进。

通知机制

及时有效的事件通知:重大事件立即通知用户;定期发布安全状态报告;透明的事件处理进展;改进措施公开说明。

合规认证

我们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,持续推进合规认证工作:

网络安全法

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规定

合规

个人信息保护法

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处理用户数据

合规

ISO 27001

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国际标准(筹备中)

筹备中

等保三级

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认证(申请中)

申请中

安全建议

为了更好地保护您的账户和数据安全,我们建议您采取以下措施:

账户安全

  • 使用强密码,包含大小写字母、数字和特殊字符
  • 启用双因素认证 (2FA) 增强安全性
  • 定期更换密码,避免重复使用
  • 不要在公共场所或不安全的网络中登录

数据保护

  • 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和内容
  • 谨慎分享敏感信息和登录凭据
  • 及时删除不需要的敏感数据
  • 使用官方应用和网站,避免钓鱼攻击

设备安全

  • 保持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更新
  • 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并定期扫描
  • 避免使用公共 Wi-Fi 处理敏感操作
  • 设置设备锁屏和自动锁定

异常处理

  • 发现可疑活动立即修改密码
  • 及时联系客服报告安全问题
  • 注意官方安全通知和建议
  • 定期检查账户活动记录

安全问题报告

如果您发现任何安全问题或漏洞,请立即联系我们:security@omniopra.com